负载均衡浅谈
摘要
负载均衡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技术,主要目的是将网络中的流量转发(或复制)到多台计算机上,以达到系统的高性能和可靠性。也可以用来做流量灰度测试等等。负载均衡可以应用与各种网络应用中,如web服务器、数据库服务器、文件服务器等。
正文
负载均衡是现在网络或者各高负载、高可用的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,主要是将网络流量转发(或复制)到多台计算机上。以达到系统或者承载的高可用、高可靠的要求。同时,也可用在将部分机器暴露到互联网上,而保护处于局域网中的大多数机器。
负载均衡主要是通过硬件设备或软件来实现。硬件设备通常是专用的网络设备,如负载均衡器、交换机、F5等。软件实现则是在计算机上安装负载均衡软件,如Apache、Nginx、Haproxy、LVS、iptables等软件。
负载均衡的优势在于把流量转发到系统中的多台机器上,从而避免单台机器的单点故障,把压力分散到集群中,减少单台机器故障带来的问题。
应用场景
- 负载均衡:把网络流量转发到集群中,共同承担网络压力、CPU压力以及性能提升。
- 反向代理:通过提供负载均衡器,减少暴露在互联网上的机器的数量,通过负载均衡器,把所接收的流量通过负载均衡策略转发到内部的局域网集群中。增加网络安全,减少由于机器漏洞带来的风险。
- 流量复制:通过负载均衡器,把网络流量复制一份到测试环境或者复制到另一环境中,从而对流量产生的功能和系统进行测试。
- 流量分发:通过负载均衡器,实现网络流量的分发,根据A\B流量测试,把一部分流量分发到新的系统上或者新的业务逻辑上,从而验证功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。
负载均衡策略
负载均衡策略主要是轮询、随机、加权、hash等。
- 轮询:根据所有的机器进入队列,从队列中顺序分配给每台机器上。
- 随机:从所有的机器中随机获取一台机器进行访问。
- 加权:根据设定的其他规则,对某台机器进行权重调整,以便让这台机器能根据权重来访问。
- hash:使用hash算法,让符合某个规则的访问者能再次访问。
负载均衡原理
负载均衡主要就是把网络流量根据规则进行分发,而在七层网络协议中,可用分发流量的一般在四层和七层(传输层和应用层)。
四层负载是指在网络协议的第四层(传输层)上实现负载均衡。在这一层,负载均衡器会修改网络包中的MAC地址,从而达到网络流量转发的效果。具体来说,当一个网络包到达负载均衡器时,它会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,将MAC地址进行重新改写,然后将包转发到目标机器上。这样,负载均衡器就可以将流量转发到多台机器上,从而实现负载均衡的效果。
四层负载的优点是简单易用,可以快速实现负载均衡的效果。但是,由于它只能修改MAC地址,无法根据更多的信息进行转发,因此在处理复杂的应用场景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。例如,在处理HTTP请求时,无法根据请求的内容进行转发,只能根据IP地址进行转发,这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。
七层负载是指在网络协议的第七层(应用层)上实现负载均衡。在这一层,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更多的信息进行转发,例如请求的地址、请求的HTTP请求头等等。这样,负载均衡器就可以根据更多的信息进行转发,从而实现更加精细的负载均衡效果。
常用的负载均衡软例如nginx、apache和Haproxy等负载均衡软件,一般都工作在应用层。